研究蛇類化石的專家學者們認為蛇類在白堊紀時代就已經出現,而且有四肢,因洞居生活環境等因素才逐步演化成無足之蛇。 畫蛇添足的笑話要是换了時代、空間、環境,也就笑不出了。
蛇,這古老而神秘的動物,上亿年生存物種,现今已知有三仟多類,且分布全球,大到十多米, 小到只約有十厘米。蛇能蜕變生長,重返生機,生生不息, 進化中練就了超強生存和捕殺的能力。 自古以來,蛇在人類眼中,便具有雙重性,既神聖又邪惡。
我們中國人的蛇是無足能行千里,遇風雲而能騰飛之龍。傳說中那練五彩石補天救世的女媧和伏羲都是人首蛇身的人類神祖。民間故事中蛇妖通常是女性,有善良蛇仙也有害人的蛇美人。
在西方古希臘神話中,蛇啟發醫神阿斯克勒庇俄斯(Asclepiu)的神醫術,他手中蛇杖成了後世醫療徽標。現在聯合國衛生組織的徽章組合圖案中就有一條蛇。 蛇邪惡形象也多出現在神話故事中,那能把人對看一眼便變成石頭的是頭髮蛇妖美杜莎(Medusa)。伊甸園裡偷吃禁果的亞當和夏娃說是蛇誘惑下的罪過, 蛇是堕落天使撒旦的化身。
蛇有毒! 早期人類已遺留下基因,人天生就怕蛇。俗言一朝被蛇咬,十年怕井繩。談之色變,見之快躲。蛇有多毒?令人如此害怕? 比如亞洲眼鏡王蛇,世上最長的毒蛇, 毒液可於數小時内殺死一頭大象。非洲有體型最大噴毒眼鏡蛇, 不用咬,每一喷也可殺十五到二十個人。可這還不是最毒的,最毒的蛇是澳大利亞內陸大班太攀蛇 ,一滴毒液使足以殺百多人。
蛇也有無毒的,比如有各色美皮纹網纹蟒。 但有研究稱所謂無毒只是蛇分泌毒素較弱,又因沒牙,沒殺傷力而已。
茂密森林,荒山野嶺,陰凉濕地,戈壁沙灘,越没人處越多有蛇類出没。所以也許地球還有更毒的蛇,只是還沒被人類發現而已。
蛇類有一特性就是懶活動,不食不動,食後休眠。有毒又有強大绞殺力的蛇通常也只是捕吃如蜥蜴老鼠般的小動物,有的吃一大顿甚至可頂上幾個月。蛇身特別到沒有膀胱和淋巴結, 幾乎是百分百吸收消化所吞下的食物,除非有多毛髮和某些消化不了的骨骼,才需排出。
如果說人類基因裡早存在對蛇之恐惧,可事實上蛇類卻更怕人,身披鳞甲又擁有毒液,一有人到就躲都還怕躲不及,打草會驚蛇可見一斑。蛇不會主動攻擊人類或體型大的動物, 只在被惹躲避不了或感危險下才本能自衛咬殺。可人類是统冶地球的最高級物種, 只要是人類看中喜上愛上,試問有哪一類動物躲避得了?
看看普通生活中,人有多喜爱蛇! 壯身健體之陳年蛇酒,美味補身的蛇佳餚,驅邪解毒如靈丹之蛇粉蛇藥,各種天然美蛇皮制的昂貴產品。蛇類可說全身是寶,可養可吃還可拨皮。 即使自然蜕皮也可當藥用,能滋陰降火,強筋健骨,定驚解毒。最愛蛇的人莫過於冒險把蛇當寵物養,甚至同吃同卧,親密無間。
世衛每年估有540萬人被蛇咬傷,由於現在醫藥先進,被蛇咬要是及時得救,不致喪命。為謀利,各地捕蛇者也從來不缺,還以捕蛇高手為榮耀。以致現在某些蛇類面臨瀕危,如金絲蛇,缅甸蟒。 人類是蛇蛇動物們眼中可怕的魔鬼,同時又是有愛心的天使。世界動物保護協會把七月十六定為"世界蛇日", 讓面臨瀕危的物種在被滅絕之前仍心存一絲希望……